找到相关内容10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九华山志卷三

    涧户,只共此云泉。   甘露寺   在山之北路,半山,定心石下。清康熙丁未年,玉林国师至九华,谓此地山水环绕,若构兰若,代有高僧。时洞庵居伏虎洞,遂力任募建。开工之夕,满山松顶,皆洒甘露,故名。乾隆间,...,床头岚气过。欲穷诸胜览,秉烛问檀那。   上禅堂   在地藏塔下。当山转处,有金沙泉,见地藏诗。本名景德堂,玉林国师之徒宗衍,新其院宇,始易名今。境极清幽,清王文僖公,赠额曰:秀冠云林。咸丰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3740286.html
  • 佛教年表(四)

    十三年)  诗僧读澈卒。著有《南来堂集》以抒明亡之恨。1659年(清世祖顺治十六年)  清初释、耶之争。  浙江宁波天童寺道忞、湖州报恩寺玉林赴京为顺治帝说法。1660年(清世祖顺治十七年)  诗僧函可卒...。1674年(清圣祖康熙十三年)  吴历绘《兴福感旧图》,以悼亡友常熟兴福寺僧默公,并抒反清思明之情。1675年(清圣祖康熙十四年)  临济宗神僧玉林卒。生前受顺治帝恩宠,得赐紫衣,封为国师。著有《大...

    虚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1940998.html
  •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11)

    条件,严厉制裁淫乱僧尼等。  但是,作为统治思想的补充和个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清帝室也不乏对佛教表示兴趣的君主。清世祖曾先后召憨璞性聪、玉林通琇、木陈道态禅师入内廷说法,并分别赐号。一般认为,世祖在...正传下出密云圆悟、天隐圆修、雪娇圆信三家。圆悟一家又出汉月法藏、费隐通容、木陈道忞三支,在清初最有影响。圆修弟子为玉林通琇,也较著名。曹洞宗在明末无明慧经下出无异元来、永觉元贤、晦台元镜三家,清初各化...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247050.html
  • 敦煌本生故事与其石窟艺术述论

    2001年4月。  袁书会、仲红卫着:〈谈谈《佛所行赞》的艺术性及其与中国文学的关系〉,《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2期。  马建华着:〈《弘明集》研究之一──儒道释论与夷夏论〉,《福建师大...第1期。  黄建辉着:〈略论隋唐儒学思想家对三教纷争的反应〉,《玉林师专学报》第19卷第2期,1998年。  黄晓霞着:〈莫高窟壁画赋彩中的外来因素〉,《艺术探索》,2002年4月。  杨翠微着:〈...

    林玉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2053042.html
  • 佛家年谱叙录——清代部分

    日本宝永元年·(1709)贝叶书院刊本也存上图。  /乙  《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年谱》二卷 超琦编  谱主能仁,俗姓杨,出家后法名通琇,字玉林,号能仁,封大觉普济国师。江苏江阴人。万历四十二年(1614)生,康熙十四年(1675)卒。  《年谱》附于康熙年间刊本《普济玉林国师语录》内,编者称其、“得度小师嗣法孙”,编于康熙六十年(1721),谱前有王熙撰谱主塔铭。康熙本藏于南京、上海佛教协会及上海...

    印永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10960894.html
  • 藏族面具文化的历史探源

    ,就出现了拟神?拟兽?拟鸟面具,以求得神的庇佑,并驱逐魔鬼”叶玉林:《假面也宜巧装饰——西藏艺术面具美漫谈》[J],载《西藏艺术研究》2002年第4期,第56页??据苯教史记载,从吐蕃第一代...  1?叶玉林:《假面也宜巧装饰——西藏面具艺术美漫谈》[J],载《西藏艺术研究》2002年第4期?   2?格桑益西:《藏传佛教“羌姆”面具艺术》[J],载《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

    罗布江村 杨嘉铭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595203.html
  • 九华山佛教的一般特色

    封了“应身菩萨”的匾额。清朝更是不甘落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在康熙六年(1667)特派玉林国师上山进香,九华山四大丛林(化城寺、园寺、百岁宫、甘露寺)之一的甘露寺就是在他的倡导下筹建起来的。公元...

    袁家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93560787.html
  • 禅宗流变:从离世禅到混世禅

    同门玉林通琇在顺治皇帝跟前的争风吃醋等公案已经具载于历史学家陈垣先生的名著《清初僧诤记》之中,此处不再赘述。一言以蔽之,禅门末流的种种混世丑态令我对他们所讲的禅法彻底失去了信心。   读者看完这里,当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35863232.html
  • 略谈高峰原妙禅师的禅学思想

    仁宗召师而不出,敕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赐金襕袈裟,又改师子院为“师子正宗寺”。明末衰废,清代玉林国师重兴,建立规模,与金山、高曼、天宁齐名,故称其为“师子正宗派”。因此说,高峰原妙禅师为临济宗杨歧派的...

    崔正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01066789.html
  • 清初文论中的佛学影响

    从而形成了某些特色。  清代前期,佛教比较兴旺。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帝王皆热心佛事,顺治皇帝封玉林通琇禅师为“国师”,雍正皇帝亲自编纂《御选语录》。但这种热闹兴旺主要是清廷统治手段的结果,若论僧侣的...

    陈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3042576.html